一分钟了解5个鸡群的生活习性,建议养鸡人都看看

2020年11月09日   

下面整理了家禽的5个生理习性,养殖户顺着蛋鸡的“习性”进行管理,有利于发挥蛋鸡的生产性能,农村养鸡人不妨收藏备用,用处很大呢!

 

https://files.nxin.com/public/jiagong/2020/10/30/c8/afabc216-39f8-4b0a-a8bb-435ec1892bd1_m.jpg


01、卵生性----繁殖潜力大,产蛋性能高


鸡为卵生动物,母鸡的繁殖潜力大、产蛋性能高。通常情况下,肉眼可见母鸡卵巢内有大量卵泡,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12000个卵泡。在实际生产中,高产鸡每24小时产一枚蛋,整个周期(74周)的产蛋数大约为320枚,周期蛋重19-20公斤,相当于其体重的10倍。


02、就巢习性---通过育种逐渐退化


就巢性俗称抱窝,即母鸡愿意做窝、孵蛋和育雏,人工孵化技术应用之前,都是由母鸡抱窝孵化雏鸡。


现代蛋鸡育种中,经过系统的选育使母鸡的就巢性减弱或消失。目前,白壳蛋鸡基本上无就巢性,褐壳蛋鸡偶尔表现弱的就巢性,土种鸡的就巢性比较明显。


由于抱巢的鸡不产蛋,为了使其停止就巢,可注射雌激素或将母鸡置于通风良好和光照强的地方,使其醒抱。

 

https://files.nxin.com/public/jiagong/2020/10/30/a4/a29041ae-acb0-43a4-acca-b847ba59beb0_m.jpg


03、换羽习性---做到精细管理


雏鸡出壳后,全身覆盖绒毛,随着日龄增长逐渐脱落换成青年羽,俗称“老毛”。


雏鸡换羽日龄为,3-4日龄换尾、翅羽,13日龄换腿部、胸侧部的羽毛,16日龄换翅根部的羽毛。换成长扇羽后,除在开产前有零星脱羽外,当年的鸡群不再换羽,只有在跨年后换羽。
换羽期间,鸡群代谢功能减弱,抗病力降低,甚至停止产蛋。此时,要精细管理,既要加强通风换气,又要提高鸡舍湿度,避免绒毛进入气囊发生呼吸道病;同时,对于停产鸡群,可进行强制换羽以缩短休产期。

 

04、合群习性---避免经常调群


鸡是群居性动物,大群饲养相处融洽,但对于外来的鸡只会受到大群的攻击,尤其是公鸡混群后,打斗现象更为严重。因此,在蛋鸡养殖中,不要经常调群,避免调群的鸡进入另一鸡群后受到攻击。

 

https://files.nxin.com/public/jiagong/2020/10/30/46/fc8f811e-7199-4007-a960-79c3668d5098_m.png


05、怕热耐寒习性---夏季防暑降温


鸡的代谢旺盛,其标准体温在40.9-41.9℃,平均温度是41.5℃,体表背覆的羽毛有良好的隔热性能,加上鸡汗腺不发达,所以说鸡天生怕热耐寒。


夏季高温,鸡舍若无散热降温措施,蛋鸡极易受热应激,出现生产性能下降,甚至中暑死亡,因此防暑降温在实际生产中非常重要。


冬季寒冷,羽毛虽能阻挡冷空气对皮肤的刺激,但如果鸡舍温度突然低于13℃,就会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,导致饲料利用率低,生产性能下降等。需要注意,雏鸡绒毛的保温能力弱,故育雏期要做好保温工作。

 

https://files.nxin.com/public/jiagong/2020/10/30/16/197ee8e3-49fe-4d7f-bddb-b21852a8bad3_m.jpg


以上就是家禽的5个生理习性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指导~

 

 

文章免责声明:

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,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,不构成广告宣传,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、经营、销售、交易、投资建议。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,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、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、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,与本公司无关。

 

      0/120

      客服热线:400-810-5353传真:010-62698801-8810联系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6层 邮编:100080

      Copyright © 2013-2019农信互联版权所有京ICP备13013445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0105